- 5 12 月 2023
- Wendy Huang
- 尚無留言
當人們談論心靈時,我們許多人將「心靈」與「宗教」聯繫起來,但這並不總是一定的。例如,一個人可以出於宗教目的去教堂,但不攜帶任何信仰, 或是並不虔誠。或者,對於第一民族原住民來說,他們可以透過與自然或陸地活動的密切聯繫來獲得心靈精神上的滿足, 但不一定有特定的宗教信仰。
藝術治療是一種可以幫助個案達到自我實現的治療方法,類似於精神連結的過程,透過充分連結身體和心靈來達到療癒的目的。
我以同理心來傾聽個案對於自身心靈的解讀,並透過不評判來表現出無條件的積極尊重。
– Wendy
一體性或整體性
從心理學上來說,藝術創作是藝術治療中探索無意識的一種方式(Czamanski-Cohen & Weihs, 2016)。透過這種治療方法,個人可以使用藝術來表達自己,並提高對壓力源的自我覺察,治療師應此能夠共同幫助他們建構心靈, 使之轉變為更好的精神狀態。
有一個稱為『表達療法連續體』(ETC)的模式,是用於評估個案與其選擇的藝術材料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表達藝術的方式(Gerami, 2021)。 ETC 有四個互補的發展層次:動覺/感覺、知覺/情緒、認知/符號和創造力層次。
在這裡,我強調最高的層次,創造性的層次,因為它更像是「一體」或「整體」的層次。如果一個人在整個藝術創作過程中能夠充分感受到輕鬆和愉悅,那麼就可以相信此個體已經取得了整體性的抒發治療。
對心靈連結的個人解讀
就像我們如何尊重個人的宗教自由一樣,根據個人對藝術治療中藝術創作過程的反應,心靈連結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釋。
我們都是不同的,因為我們有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所以作為一名治療師,我特別關注我的個案的心靈和文化意識的個人詮釋。我以同理心來傾聽個案對於自身心靈的解讀,並透過不評判來表現出無條件的積極尊重。這是一個安全的過程,我相信各方都能夠因此來觀察任何心靈上的發展和個體關係的變化。
References
Czamanski-Cohen, J., & Weihs, K. L. (2016). The bodymind model: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the mechanisms of change induced by art therapy. The Arts in Psychotherapy, 51, 63–71.
https://doi.org/10.1016/j.aip.2016.08.006
Gerami, M. (2021). The effects of group art therapy on reducing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Iranian newcomer children. Canadian Journal of Art Therapy, 34(1), 8–17.
https://doi.org/10.1080/26907240.2021.1883856